米兰(中国)Mila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把专业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让资源优势成为发展优势

【中国食品报】校企“联姻”形成食业新质生产力

发表时间:2024-04-25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教育部办公厅等7部门日前发布《关于联合开展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的通知》,将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作为提升岗位利用率和访企拓岗实效性、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的一项重要抓手。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几年,高校与企业加快共建,搭建起企业与学院合作共赢的新桥梁。业内人士指出,校企合作是把专业优势转为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转为发展优势,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建产业学院等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将有效激活食品企业和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校企共建,锻造产业新“食”力

高校有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等资源,企业有资本、管理、工程实践等优势,校企合作无疑是推动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除了高校人才入企实习,能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校企共建合作平台、研发中心、实践基地、产业学院等校企共建模式,成为近几年校企合作的热门选择。

4月17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青岛松源食品有限公司、青岛胜家食品有限公司、青岛海之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家企业合作建立的就业实践基地,在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揭牌。据悉,基地的建立旨在依托学院技术优势,借助学院人才和专业资源,结合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实际情况,探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经验、新模式、新方法。

“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只有全面平衡食品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才能确保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推广落地落实,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车广杰表示,学院不断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秉承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念,力求与企业在多方面、多领域实现交流与互融。“相信这种新模式将在食品产业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形成新质生产力。”

“就业实践基地,既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指导能力,又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企业,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学合作有助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及产品核心竞争力”“企业正在扩大研发规模,准备引进生物和食品等本科专业人才,这次和大学合作,就是要解决研发型人才短缺问题”……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

4月19日,湖北省酸化土壤一张图及数字孪生系统启动仪式在米兰(中国)Mila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武汉)举行,校企签约联合打造湖北省土壤健康安全(酸化土壤)数字创新平台,展开产学研用合作,共同创建湖北省级土壤健康安全创新中心,以科技赋能酸化土壤治理。米兰(中国)Mila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武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忠阳介绍,农业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校企联合将推动北斗遥感、高光谱、遥感定量反演等技术应用于农用地土壤管理,促进湖北省耕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4月11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福建省喜哥餐饮管理公司牵线搭桥,与仙游职业中专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福建喜哥餐饮培训基地,进一步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基地培训等方面优势,解决企业在人员技能提升、人才培养和输送等方面实际问题,实现共赢发展。

此外,郑州轻工业大学与河南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及转化,培育食品行业新质生产力,为河南省粮食安全和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贵州酱酒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座谈,双方将搭建产学研技术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培养白酒行业实践与理论丰富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深圳市容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共建大学生实训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揭牌仪式,校企双方通过这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作为一种双向利好的举措,仅3月以来,各地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消息便不断传出。

校企合作,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实践一体化推进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内人士指出,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战场,高校具有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而企业可以为高校人才施展才能提供“战场”。面向未来,校企深化合作,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实践一体化推进,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稳定可靠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是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完善制度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权益分配,搭建专门化的成果管理与对接平台,打造专业化的转移转化团队,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更多新技术“落地生金”。

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需要着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将有助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第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开展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车间、走入一线,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练就过硬本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新型生产工具的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业内人士指出,推进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培养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校企双方协同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引导,建设了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了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然而,当前“产教融而不深、校企合而不作”,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各方深思与探索。

链接:校企“联姻”形成食业新质生产力 (cnfood.cn)

(原载《中国食品报》2024年4月23日)


最新动态